说到云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云南大理,说到云南的特色美食无外乎玫瑰鲜花饼。但是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云南的石屏古城的一门手艺--豆腐,这和你们品是看见的豆腐不同,石屏古城的豆腐有他们特有的手艺。
走进石屏古城,就闻到阵阵香味……其实那是豆腐香。千百年来,对豆腐的喜爱已成为一种遗传基因,在石屏人身体里代代相传。
把鲜豆腐捏碎了,掺上调料再搓成圆球,然后用清汤炖。口感却细腻爽滑,简直是入口即化,连点渣子都咂不出来!
久久未归乡的人,回来吃上一顿地道的豆腐盛宴,吃进去的不再是单纯的豆腐,还有寄托着的深深情思!
方方正正,夹在筷子上颤悠悠的,入口之后立马顽强地与舌头和牙齿纠缠起来,久嚼不烂且越嚼越香,不像从前吃的普通豆腐,入口用舌头一扁就成泥了。
最正宗的就是烤豆腐,石屏大街小巷都是烤豆腐,各式各样的豆腐,小酒,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有趣的是经营方式:铁架子上烤上一堆,食客围坐在周围,想吃哪样夹哪样,坐在后面的摊主守着一堆玉米粒或大豆粒,谁吃一样,摊主就往一边放上一粒记数,结账时一查就行了。
在石屏,你可以深度感受“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大多人家都有一口天井,一把黄豆加一瓢井水,就是闻名天下的云南石屏豆腐,如此简单,却暗藏秘密,玄机就在井水。黄豆处处有,但能点豆腐的井水,却是上天唯独赠与石屏的特别恩赐。
600多年前,一位姑娘的小失误,将井水兑入豆浆,惊诧的发现口感胜卤水点制的豆腐百倍。
石屏的地下水中含有一种类似石膏成分的物质,豆浆倒进井水之后便会慢慢凝固成形,变成豆腐。所以石屏的豆腐不用“点”也能成豆腐,曾有人用飞机空运了石屏的井水去外地试验,费尽周折仍以失败告终。
每个五更天,刚刚苏醒的古城便升起袅袅炊烟弥漫着淡淡豆香,经过选豆、碾豆瓣、除豆壳、泡豆瓣、磨豆、烫浆、滤浆、熬豆浆、点豆腐、滤水、包豆腐、压豆腐、抹盐、划豆腐共十四道工序。
石屏豆腐的制作工序仍然保留了全手工传统技艺,每一步都没有精确的标准,全靠师傅的经验代代相传至今。
特别是点豆腐,根据每桶豆浆的浓淡,新鲜井水和老井水的调兑比例各不相同,每桶豆浆需要放多少井水做凝固剂,也全凭师傅的经验和对形成豆花的观察,每一步的成功都来自几百年前的经验传承,每一座豆腐工坊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而抹盐,是做豆腐过程中最有美感的一道工序,一榨榨压制成型的豆腐抬到抹盐师傅面前,抹盐师傅抓一把食盐抛洒在豆腐上再涂抹均匀,整个过程如舞蹈一般,师傅动作极具潇洒的韵律感。
豆腐如同一块布料在师傅手中上下翻腾,柔软而充满弹性,从来不会断裂。最后,豆腐去边一切为八,离开工坊开始全国各地的美食之旅。
石屏人常说“吃肉不如吃豆腐”,石屏人能用它们做出两百多种菜式,组一局名副其实的豆腐盛宴。豆腐宴上有许多精致的菜品,但味道最好的反而是仅经过简单烹制的几道。
相对丰盛的豆腐宴,石屏豆腐的精髓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烧豆腐摊上更加淋漓尽致。从早到晚,豆腐摊上都有绵绵不绝的客人,石屏人的早餐、午餐、下午茶、夜宵都在豆腐摊上。
生活在外的石屏人每每思乡,味蕾便自然而然升腾起各种豆腐的香味,这个时候,乡愁是一块小小的豆腐。
如果你是第一次吃石屏豆腐,旁边的人肯定会提醒你不能用筷子,必须用手撕着吃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