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一处充满了梦幻一般的独特的省道的一部分,沿途附带了大量的自然美景和名胜古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等待着你,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指南。
驴友们一直盼着辉县至陵川这条S229省道赶紧修好,四五年过去,总算能顺顺当当爬山了。
秋暮,路旁草木才有了秋模样,不再是一水儿的青绿,色光往长波方向靠拢,黄,橙,赤,和一些说不出名堂的中间色,在风雨中慢慢渗出,它们可成簇涌现,也会出其不意染在一只叶上。山岭丰富了层次,越发妩媚多姿。
陈家院水库属陵川地界,水库里的水谁都拦不住,曲曲弯弯绕进绕出,冷硬山石为之生情,峰线变得柔和。
辉陵段的钻山隧道很多,曾经细数过,一直数到十。隧道各有名字,进了友谊门是一段很长的挂壁公路,如万仙山郭亮洞那样开有阔大的亮窗,不同的是亮窗下临的深渊有长流水,碧水映云天,望一眼兴奋,望两眼致幻。水位倒是比上次来下降了不少,窗口水帘只余下一处,断线珍珠似的纷纷垂落。
偶遇一群骑行驴友,他们热情拍照,顺势闯入了我的镜头。他们的设备高级,一个手机大小的相机绑在长杆顶端,这头固定后伸出窗外,一人在手机上调节角度喊口号,一张由外向内拍摄的集体照就成了。很奇妙。
我拍我的,尽量寻找不一样的视角。看着峰峦与水波收在一个红岩镶边的景框里,就特别满意。不远处的瀑布细弱如线,我也不苛求了。
只是为疯狂的女骑手捏把汗,她们直逼窗边,依次上到突兀的石座上摆姿势,队友在邻窗探身,隔空指挥拍照,好悬。
过把瘾绝尘而去,真是一帮威武的骑士。他们来自省内外四面八方,心系太行不能自已,只好千里迢迢逃进这山野才能畅快呼吸。
2016年9月那次,因山洪冲垮路面,我们一行驴友弃车徒步,沿途不断有大机器作业,修补落石崖壁。这次整饬一新,路也有了响亮的称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网络炒得滚烫,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路还是老路,山还是那山,陵川这段66公里长的盘山公路,蓦然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全程走罢,我们心下也都认可它的红。
盘旋上升,谷底至峰尖,两侧山石没有看够,车子忽一个转弯,豁然开朗。陀螺样旋转至顶点,千米之上原来是极辽阔的平地。
路两侧草地松软,小花小草布局用心,波斯菊,天人菊,石竹花,矢车菊,花菱草,紫花满天星,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尽管盛花期已过,依然给人灵动有序的好感。
花旁树木与山色相宜,仿佛原本它们就该长在那儿。诸峰后退,起伏的群岭横亘在路的尽头,恍惚间真有点张北草原的意思。只是路面更平展,四野更亲切,梯田的层次更丰富。小径间随意走走,身心都是松快的。
再起步就到了网红打卡点,浙水村。
村子内外分开打量。站在路上自高处下望,凹处人家紧密布排,深色屋舍与太行别处古村落没啥两样,只是住户多,就山势蔓延出很大一片。
震动我的依然是层层叠摞的梯田,周遭环抱的山坡像是用篦子梳理过几遍,萋萋乱草与干枯秸秆几乎一样的深褐色,凌乱遮蔽下仍见梯田特有的柔韧线条和精致纹理。
山丘下零落几户人家,有人在院子里走动,惹眼的金黄是一囤玉米穗。院外圈了几头牛,山楂树结得很稠,疏叶掩不住累累红果。
我爬上一块高地想拍梯田和远山。脚下几棵青萝卜正旺,半截露出地面。待我跳下来才发现院外一女子一直朝我这儿张望,见我离开她也放心似的回屋了。她操心她的萝卜呢。
与密集的梯田一样,野菊花遍地都是。岸头,石缝,路侧坚硬的陡壁,看似不可能的地方都有野菊,顺一朵花往根的方向追,茎比发丝还细,叶完全枯死,尖端这朵花却黄得纯正,发着金子的光泽。每逢这样场景我都不知如何是好,帮也帮不上它。还有更矮小孱弱的,季节到了,无论如何也要开出自己的花,哪怕搭上性命。
大麻。结子可榨油。
野菊花,山脚排至山巅的梯田,鳞次栉比的黑瓦,总让人感叹种地人的犟劲和毅力。我的父辈也是土里刨食的山里人,惜土爱地的心思相同。
呆望一阵,听牛哞两声。地边堆好的玉米秸秆捆扎整齐,土豆秧,大麻杆,都不粉碎,扛回家喂牲口垫圈总有用途。
秋收后的山野苍莽寂寥,乡人从冗长农事间隙直直腰,抬眼望望,远处青灰色峰岭画出狗牙边样的天际线,日头落下,新月升起,简单重复的烟火日子,谁说不是好日子呢,大山给人实实在在的倚靠。
进村溜达溜达,高门楼的深宅大院一处连一处,木雕砖雕立体精致,花鸟虫鱼瑞兽相互衬托,寓意吉祥,宅院的自然神威历经岁月沧桑,虽光彩暗淡,仍挡不住今人想象彼时的繁华盛景,挺羡慕智慧勤劳的前辈。
经人指点来到一座最古老院落,四合院,陪房二层,堂屋巍巍峨峨,有三层楼高,看屋檐需后退仰头。我在这儿耽溺的时间最长,与现住主人闲聊,男主人笑呵呵的,一对一答为我解惑。
陵川话不好懂,参考比较熟悉的林州话可听个七七八八。土改时他一家分得堂屋,东西屋归另一家。他说这房子四五百年是有了。他门前地上晒满了党参,一斤三十元,比种粮食强。
时光在这里特别禁用,一代一代,用多久都用不毁。慢慢消磨,窗台的石面磨出了包浆,晾着掐短的豆角,老乡说大红豆,冬天熬菜可好吃。地上也摊了一把,豆角段上残存着好看的花纹,兜粒也带花纹,秀外慧中了。外皮紫红色的,豆也是一样色泽,只是泛着油光,温润如玉。我一直偏爱这个色气。
有一家门楼高耸,分两层,二层木栏杆古色古香,两厢与二楼屋门相通。窗楣门楣精雕细刻。整个村子保存如此多古旧的砖木雕刻饰件,任人品评欢喜,太珍贵了。门头匾额大都题着一些福寿康宁之类的大字,其中一个写着“南山拱翠”。拱字生动,喜欢。
南山拱翠
忍着饿东瞅瞅西看看,端着碗的老乡让我饭,还怕我吃不惯,语气神态就像我的家人。我连忙推却,说咸米饭是好饭,我带吃食了。他米饭上还盖了几片黄瓜片,翠色诱人。
流连再四,真想住下不走,可身不由己。回吧,隔车窗将山林峰岭再回顾一遍,一溜下坡,眨眼可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