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对于大家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了,大家很多人都没有去过,但是巴黎在课本上和书中被讲述了无数次,这里是大革命的发生地,这里有艾非尔铁塔,还有威武的凯旋门,还有世界上最时尚的文化元素。
2015年的春天,我用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动力完成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独自从西欧的历史与自然中漫步而过。巴黎,是那次旅行的第一站。
印象中,或者说幻想中的巴黎,是塞纳河左岸的喝着咖啡的年轻女孩,是卢浮宫中安静的断臂女神与微笑女人。
它该有鲜明而优雅的色彩
而事实上,来到了巴黎后,却发现这座城的色调是灰色。是表象中城市建筑的主调,更是城市灵魂印刻的历史厚重感。
巴黎的四月仍然寒冷而潮湿
砖石建筑在漫长的风雨里褪去了色彩,冰凉的埃菲尔铁塔多年后依然矗立,无声的诉说着这个古老的欧洲国度曾有的辉煌与伟大。
法国的民众对于自己的文化一直是骄傲而执着的。就像是传闻中一样,在法国英语好似失去了世界第一通用语的地位。
旅店的老板是个英文流利的大叔,但每天见到我依然坚持一句Bonjour Miss。
但当见识过了卢浮宫的珍宝,凡尔赛的金碧辉煌,也就能理解这悠久历史与文化沉淀出的民族情怀了。
当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随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消散,法兰西大帝拿破仑也只有传奇故事还在流传。
二战之后的法国,虽不似曾经称霸海上的两牙那般没落,但较之邻居德国在机械科技方面的快速发展,也的的确确称得上不复往昔了。
就像巴黎地下铺列开的地铁网络,几十年前的陈旧设施不仅诉说着曾经的文明与进步,也控诉了如今法国经济技术无力的现状。
若说繁华的小巴黎充满了历史文化灿烂而厚重的那面,而大巴黎体现的就几乎是相反的阴暗面了
强硬乞讨的吉普赛女郎,衣冠楚楚的小偷,让我对巴黎混乱的治安有了切身体会。
如今,日益严重的经济移民问题下,法国是否能逃脱阴霾重现往日的辉煌,大概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在等待一个答案。
旅行之后的感想:
我想大家一定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它决定于自己当下的所处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决定于自己旅行的目的,也决定于心境和情绪。所以我想,对于旅行的理解,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看法。
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不喜欢跟着旅游团,跟着导游带着一大堆人,突击队一样被安排着到达某个景点,在指定的最佳拍摄角度匆忙的一顿狂拍,然后再匆匆的赶往下一个景点的。这样的旅行是没有办法停下来思考的,甚至越来越发现,这样的旅行,似乎专属于中国人,那些所谓的必看景点,也似乎专门是为了以这样的方式旅行的国人所开设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似乎只能看到一个个国人,匆忙而仓促的拍照片、购物,或者百无聊赖的等待赶往下一个必看景点,完全感受不到旅行的悠闲和心灵的放松。
而我理解的旅行,它真正美妙的地方,就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每一个偶遇的人,每一个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感觉到愉快的事物或者风景。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一个人在一条自己喜欢的街上悠闲的漫步,不用担心一大堆人的熙攘和导游的催促,也可以在街头咖啡馆的一角,静静的坐上一个下午,观察街上各式各样的行人,也可以静静的思考或者对着天空发一阵呆。
你当然还可以爱拍摄!曾经我以为好的旅行就是用眼睛和身体去全心感受,甚至一度有点轻视那些不停拍照的人,觉得这样怎么能够全心的投入美景呢?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开始发现,原来记忆它并不可靠,那些曾经带给自己美好的东西,是会被慢慢淡忘的,而那些美好,如果被淡忘掉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啊!
所以我现在并不排斥给这些美好留下一些让以后的自己可以去追寻的线索。我们可以用眼睛、心和相机同时去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我相信这并不矛盾。
然后把它们留在记忆里,留在以后即使记忆消退也还有办法顺着存储的线索能够找到的美妙画面里。
我们也不用着急,可以很细致的拍一株草、一朵花,非常耐心的等待小动物或小孩子做出一些可爱而天真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在不经意的角落去记录那些为生计忙碌却充实的面孔,脸上刻满沧桑却安详的老人……
所以,旅游对于我来说,没有所谓的必看景点和黄金攻略,它是这样一个可以自由的遇见美好过程,是对个人记忆和感受的梳理,它可能乏味,也可能散碎,还可能唠叨,总之,它是如此随心所欲的自由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