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习惯早起的我而言,这次的出行很纯粹,想要去古镇看看,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看看那里与众不同的乡村生活,不失为一种乐趣,到了同里古镇之后,看看这个江南小镇,内心满是欢喜,被这里的一草一木深深的吸引着。
早上六点,同行的家人还在呼呼大睡,习惯早起的我决定先去晨练。
绕着酒店边的同里湖走了2公里,肚子有点饿,一碗苏州汤面跃然出现在脑海。
上车,点火,给油,五分钟后便出现在同里古镇边上的苏州老面馆附近十字路口。
因为路口不好停车,想着早上时间,很多店都还没营业,瞄准一个空位,便把车直愣愣地开进路边一个店门口。
这时,一位四十岁左右,脸色红润,身体微胖的苏州女子出现车前方,低声笑语地说“来吃面呢。”
我略为尴尬地答道:“嗯,来吃面,只是我是去隔壁那家。”这才发现这居然也是一家面馆。
“哦,这样呀,我们家味道也挺不错的。”
“我先去他家尝尝看,下回来你家。”这话答的着实违心,只因不忍伤她那张笑脸。
“好吧,下回记得来我家尝尝。”
锁了车,刚走两步。
老板娘又低声细语地说:“不好意思,麻烦你把车稍微停正一点。”
哦,刚才因为另外一辆车停得不太正,我也将就着把车停在两个车位中间,此时隔壁那辆车已经从吃好面开走。
于是,把车退出去,再停进来。
一大早,店里不太忙,老板娘一直站在门口,不时指挥一下我停车。
看着这位笃定淡然的苏州女子,突然改变了主意。
“今早就在你家吃了,都把车停你家门口,看来咱们是有缘分的。”
老板娘依旧带着那张平静而略带笑意的脸说:“好呀,我们家味道不错的。”
吃着碗里的雪菜肉丝面(味道的确不赖),听着吴侬软语苏州话,就着老板娘的温婉味道一块下肚。
吃好面,时间尚早,老板娘热情介绍起古镇风景,原本不打算再进古镇的我(昨晚吃饭已经进去转了一圈),决定再去看看清晨中的古镇风貌。
顺着老板娘的指示,左拐右拐,穿过一条条简简单单的小巷子,曲曲绕绕尽是江南的风味。
突然眼前豁然开朗,来到一条小河边。
河的这边,沿着河岸种着辣椒、茄子、剩菜,还有那足有半米高的洋葱花,迎面走来一位挎着竹篮去买菜的老爷爷。
河的那边,一个女人在洗衣服。擦肥皂,搓衣领,搓得满手是泡泡,然后把衣服放河里左右几摆,衣服便已洗净。
隔壁屋子的男人,想必是利用假期空闲时光,在露台上整理葡萄架,支起几根木棍,再将葡萄藤小心翼翼地绑在架子上。
沿着河往前走,拐弯处,晨曦的阳光下,一位青年,端坐一张木椅子上,一本书,一壶茶,再加脚下一条土狗在脚边。
在那七百年历史的安普桥上,一位穿着民国风碎花长裙的女子在行走,爱人在桥下不断变换位置,寻找最佳视角。
一位头发发白的老爷爷穿着汗衫和睡裤,坐在石凳上捡拾刚刚在路边菜盆里剪下的葱。葱很细,老人捡得很仔细。
突然,小河里传来震耳的响声,原来是河道清洁工在河上作业。一个老汉开船,另外两位则左右开站,看见漂浮的树叶或塑料瓶,将手里的长柄网用力伸支过去,一捞便是个准。
就这样走走停停,我得以在此长久地独自静静品味这游走于历史与现实的恍惚中的悠闲与惬意。
河两岸老旧的房子,并不清澈的河水,倒也没什么掩饰,想必这便是活在凡尘中的古镇。
它不是真的天堂,它只是美得很像天堂。
在此,再次深深感谢面馆老板娘,她用苏州女子特有的含蓄、宽容与温婉,为我打开了同里古镇那一道美丽的画卷。
一个女子,一碗汤面,一座古镇,给我留下了一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