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选择旅游的时候,首要想法是出去散散心,其实散心不一定非要去外地,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也有很多适合游玩的地方,哪些不经意被提起的地方,背后的力量更庞大,就是这样的地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弦歌台,来到这里,你就会爱上这里的。
淮阳龙湖中有一个碧波环绕、荷花簇拥的小岛。岛上绿柳袅袅,群花争艳,如仙似画,犹如桃源在世,还像蓬莱人间。弦歌台就在小岛的西面。
历史记载,六十多岁的孔子,在陈蔡大地周游多年,不被任用,在离开陈蔡前往楚国时,被围攻七日。在这七日中孔子师徒绝粮无食,面有菜色,不能兴。可是孔子在绝粮时仍讲诵弦歌不断,教育弟子明辨是非,坚持理想,发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感慨。
后人感其事,记其言,便在淮阳龙湖的一个岛上建了庙,以纪念这件事,命名为弦歌台。在其后又建了个书院,为弦歌书院。
雨后的夕阳映红了整个天空,连湖水也染成红色,柳条也红了脸害羞似的。高大的孔子像肃然立于弦歌广场中央,他双手合十,长须飘动,似乎还在娓娓而谈。
广场舞高扬的乐曲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小商贩的吆喝声在广场上喧嚣着,稠浓浓的。
院内很静,一个人也没有。几只栖在松柏间的鸟儿听到了脚步声,一抖身,飞到另一棵树上去了,藏在树枝深处,静听外面的变动。
广场上的嘈杂声突然全都留在了门外。静谧,沉到心底的静谧,发着书香的静谧,骤然把我浸泡起来。站在静谧中我突然想到了母亲腌制酱豆时一层层的裹包,这静谧就是那一层层的裹包,而我就是那颗酱豆!一切都要经过静静地沉淀发酵,才能升华。
是呀,只有静才能有心的感悟,喧嚣是浮躁的云烟。
弦歌台内只能静谧。
风化了的老砖土墙、磨光滑的石柱、褪色的门窗、飘摇的松柏足以见证历史的久远。是呀,从春秋到现今,多久,恐怕历史学家也弄不明白。另外一代还有一代的增删篡改,一人还有一人的过滤挑拣,最终传下来的,或者沉淀下来的,就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弦歌台已经是一部巨大的历史了!
在弦歌台里,我脑子里出现了许多孔子的语言。何止我一个人能想起孔子的语言,就连牙牙学语的孩子也能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止在这儿才能想到孔子的语言,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他的语言呀,谁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到孔子授徒的塑像,我似乎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年代。自己也是满脸菜色,饥肠辘辘,听了夫子教诲,顿时满面红光,精神倍增,直觉得自己肩上担的是天下黎民,任重而道远,像现代长征中的红军战士一样,冲破重重阻碍到达自己理想的地方。
在弦歌书院的西面靠墙有十几个碑,碑上刻着从书院走出的优秀学生名单。他们在弦歌书院的短暂诵读中,受到了最深的濡染,从骨子里受到了夫子的洗礼,得到了永恒的精神动力,终生践行着夫子的语言,然后又把这精神动力广布在自己所到的地方,并使之在那儿开花结果。他们正像孔子的弟子一样传播着孔子的思想。
弦歌书院在一代代人修缮扩充下,越来越宏伟,弦歌书院的内在精神也在一代代人心中自然地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静静的弦歌书院,没有一丁点的声音,只有自己的心跳怦怦地叩问着自己:你是夫子的弟子吗?